收費標準 廣告投放 關(guān)于我們 聯(lián)系我們 人才測評 法律聲明 隱私聲明 加入收藏 設(shè)為首頁

返回網(wǎng)站首頁 最新個人求職信息 最新企業(yè)招聘信息 求職攻略 企業(yè)免費注冊 個人免費注冊 最新公告 意見或建議

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成人露脸_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不卡_午夜一区二区亚洲成人电影_一级毛片免费看韩国在线_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在线



21天掌握當眾講話訣竅
發(fā)表時間:2010/12/27    瀏覽 4927
 前言

  這是一本教你快速學會當眾講話的書。

  怎樣迅速提高當眾講話能力,這是許多人面臨的一個難題。

  營銷天才史玉柱說:“誰消費我的產(chǎn)品,我就要把他研究透。一天不研究透,我就痛苦一天。”

  這句話引起了我的深深共鳴。

  我從事廣播電視播音主持工作31年,天天是“自己說,觀眾聽”,而在大學里講授“當眾講話能力訓練”這門課程的5年里,則要變成教學生說。從自己說到教別人說,這是一道非常大的坎兒,逼著我要深入研究我的消費者——學這門課程的學生。在和學生面對面的教學過程中,我一直像史玉柱一樣,不停地在琢磨和研究我的學生,研究他們學習講話課中的心理和行為。

  在教學實踐中,我研讀了兩萬多份學生的學習心得,發(fā)現(xiàn)學習當眾講話過程中有四個難點:膽、聲、情、識。

  膽——是無數(shù)當眾講話者一生過不去的“鬼門關(guān)”。講話稿寫得再好,臺下練習得次數(shù)再多,可是有些人往臺上一站,魂飛魄散,腦子一片空白,這就是因為沒膽量。

  聲——是指說話不會用氣、用聲,一開口說話聲音不悅耳,說話多了嗓子就嘶啞,吐字含混不清。很多以講話為職業(yè)的人,就是因為不會用聲而減短了職業(yè)生涯。他們想學科學的用氣發(fā)聲方法,可是又因為這套方法太高深、玄妙而望而生畏。

  情——是指講話沒有感情。講話平淡如水,沒感情,語氣沒變化,讓聽眾聽不下去。

  識——是指講話內(nèi)容干巴,沒有條理,不好聽且記不住。

  針對以上四個難點,本人在教學實踐中總結(jié)出了一套通俗易懂、快速見效的四字方法:定、耳、舞、訣。

  定、耳、舞、訣,猛一聽這四個字一頭霧水,但經(jīng)我一解釋,你就會明白了。因為我所講的都是生活中、講話中人們常用的方法,只是我把它歸納提煉出來,并已在教學實踐中被反復(fù)驗證。

  定——笑定、眼定、站定,就是保持微笑,眼睛看觀眾,站定三秒鐘再開口說話。這是練膽之法,培養(yǎng)講話者迅速具備在講臺上沉著鎮(zhèn)定狀態(tài)的方法。膽是心理素質(zhì),屬于人的內(nèi)在,但可以通過訓練人外在的體態(tài)語,由外向內(nèi)改變?nèi)说男睦硭刭|(zhì),讓你很快由“無膽”變“有膽”。學會了三定,就可以達到好聲、好身、好運的目的。

  前言耳——耳語練聲法,是練氣之法,讓講話者快速掌握科學用氣發(fā)聲的理論及方法。這個方法很簡單,就是說悄悄話。天天說悄悄話,你就掌握了練氣發(fā)聲的方法,就可以達到美聲、美身、美神的目的。

  舞——“雙人舞”理論,不是學跳舞,指的是手舞足蹈,眉飛色舞,通俗地說,就是說話時一定要加手勢,這是練習講話生動形象的方法。牽住手勢訓練這個牛鼻子,講話呆板的人馬上會變得生動形象,講話魅力十足。

  訣——一簡二活三口訣。一簡,就是講話的觀點要簡化成一個字;二活,就是舉出生動鮮活的例子;三口訣,就是講話中的小觀點要把它串聯(lián)起來。這是讓講話內(nèi)容好聽好記,過耳不忘的一套方法。

  明白了這四個字的意思,就方便了你對本書的閱讀,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學習講話的課堂吧。

這是一本關(guān)于講話能力訓練的書。

  那么,什么是“講話”?什么是“講話能力”?什么是“講話能力訓練”?本書有自己的界定,下面一一進行介紹。

  一、如何給“講話”下定義

  1.講話不光要用口

  什么叫講話?請讀者先來做一個體驗式練習。

  我們用三種方式來說:“你真會講話!”

  第一種方式:面部不許有任何表情,臉上的肌肉不許動,說“你真會講話!”

  第二種方式:微笑,嘴角翹起來,眼睛笑瞇瞇,開口說“你真會講話!”

  第三種方式:微笑,右手伸出大拇指說“你真會講話!”

  同一句話,我們用了三種方式來說,哪種效果最好?毫無疑問,第三種方式,即加上面部表情和手勢的說話效果最好。

  現(xiàn)在我們可以對“講話”進行定義了。講話就是一人對多人,口、手、面部表情共同參與的多媒體式表達。如果只動口不動手,沒有面部表情,講話效果一定會大打折扣。

  第一章怎樣才算“會講話”什么叫“一人對多人”?這里要稍加解釋。只要是有三名以上聽眾的講話,就是本書所指的講話。也就是說,無論你是講課、發(fā)言、講解、主持,只要有三名以上的人員作為你的聽眾,都屬于講話。按照本書提供的方法進行訓練,都會有所幫助。

2.講話不等于演講

  本書把演講與講話進行了區(qū)分。

  話要天天講,而演講不要!話要人人講,而演講不要!

  什么是演講呢?

  一說到演講,你的腦海里是否會浮現(xiàn)出這樣一幅畫面:一名留著小胡子,身體前傾,揮動右手的俄國人,那是列寧,正在冬宮前面的廣場進行演講;或者是一頭緊貼頭皮的卷曲黑發(fā),有著明亮眼睛的美國黑人,正在華盛頓廣場上演講《我有一個夢想》,那是美國著名的人權(quán)運動領(lǐng)袖馬丁•路德•金;或者,你會想到一名身著長衫,系著圍巾,戴著一副圓眼鏡的中國教授,正在做《最后的演講》,他是聞一多;再或者,在一個個專題的演講比賽中,每一名參賽的選手都在慷慨激昂地講話。

  以上就是我過去腦海里演講的畫面,也是大多數(shù)人所理解的演講。總之,就是一個人充滿了激情,揮舞著拳頭,把全場的人都講得熱血沸騰的那種講話。但是,這種演講雖然可以讓人熱血沸騰,但往往只在事關(guān)生死或重大事件中才會用到,所以,一般的演講學書籍中都把演講的范圍限定在理想情操演講、模范事跡演講、宣傳鼓動演講里。而這些演講在日常生活中卻很少用到。

  無形中,演講成為了普通人仰視的奢侈品。劉伯奎先生在《口才與演講——技能訓練》一書中,意味深長地說了這么一段話:“演講,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在中華大地上復(fù)興以來,至今已可謂遍及城鄉(xiāng)。但是,演講活動在‘熱’的表象之下,還存在著另一面——演講應(yīng)用的‘冷’,F(xiàn)階段的‘演講熱’,主要表現(xiàn)在演講愛好者群集的舞臺上,而要想讓演講走下表演臺,使之成為人生成功的得力工具,看來還要有一個漫長的歷程。”

  因此,作者認為:只有當眾講話“成為了人生成功的得力工具”時,它才為普通人所歡迎!

  只是在表演臺上的演講,我們普通人是無法應(yīng)用的。如果你的領(lǐng)導(dǎo)、同事、老師總是以演講的姿態(tài)和你講話,你會覺得這個人講話方式有問題。作者在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文學院開設(shè)的“演講與朗誦”課程,當學校要求大一的新生必修這門課程時,很多學生是抱著被“抓壯丁”的心情而來的。因為在他們的腦海中,所謂演講,就是那種在大會上慷慨激昂的表演,離他們對講話的需求太遠了。

  當聽完了該課程的“緒論”部分后,學生才轉(zhuǎn)怨為喜,由“老師要我學”變成了“我自己要學”。因為這里的演講是指學習如何面對眾人講話。面對眾人的講話是要擺事實,講道理,要娓娓道來,以理服人。有感情,不一定始終有激情;有聲音的起伏變化,但不一定始終慷慨激昂。講話要掌握深入淺出的傳播之道。這時學生才恍然大悟,由被“抓壯丁”變成了“志愿兵”,內(nèi)心自發(fā)地想學了。

  由此作者感到,為了和傳統(tǒng)意義上的“演講”二字加以區(qū)別,本書不用“演講”這個詞,而使用“講話”這個詞,其含義是研究當眾講話,學會怎樣一人講,眾人聽,有情有理地講話。

 二、講話能力強的標志

  什么是講話能力?就是當眾講話時,做到了:聲情并茂,有膽有識,好聽好記。做到這12個字,我們就可以說這個人會講話,講話能力強!

  1.講話能力強的標志之一:聲情并茂

  聲情并茂,一個是聲,一個是情。

  先說“聲情并茂”中的“聲”,就是要做到“三要”:氣要通,即氣息通暢;聲要悅,即聲音悅耳;字要清, 即吐字清晰明白。

  第一,氣要通。氣、聲、字,這三者中,氣是前提。氣者,聲之帥也。氣息不通暢,聲音就容易嘶啞,吐字也不清楚。

  第二,聲要悅。因為人的聲帶條件不一樣,不可能個個聲如洪鐘,但是通過訓練,可以讓你做到氣息通暢,讓聲音錦上添花,聽起來更悅耳、舒服、優(yōu)美。我們見過有的人說話的時候,脖子上青筋暴起,聲音嘶啞,這些都屬于用氣發(fā)聲方法不正確,氣息不通暢造成的。這樣的人講話時,聽起來不悅耳,就會影響講話的效果。

  第三,字要清。講話時,不要求你字正腔圓,但要做到吐字清晰;不要求你像播音員一樣標準,但要讓聽眾不用費力就能聽明白你的意思。下面是一則語言的笑話。一位領(lǐng)導(dǎo)到廣東某地視察。上了游船,當?shù)氐逆?zhèn)委書記說:“坐在床頭看嬌妻,越看越美麗!鳖I(lǐng)導(dǎo)一聽,什么亂七八糟的,后來一解釋,誤會了,原來是發(fā)音不準,說的是:“坐在船頭看郊區(qū),越看越美麗。”一會兒,又請領(lǐng)導(dǎo)吃西瓜,“首長,你吃大便,我吃小便。”領(lǐng)導(dǎo)一聽,勃然變色。一解釋,又誤會了,原來把“大片”說成了“大便”,把“小片”說成了“小便”。還曾有某電視臺的主持人前后鼻音不分,把“不信”說出“不幸”,把“民心”說成“明星”,在觀眾中留下了笑柄。

  像這種語音不清造成的歧義,鬧出笑話,就是我們在講話時一定要避免的。講話中語音不標準不必苛求,但造成語言的歧義,鬧出笑話來,這語音就不過關(guān)了。

  本書第三章的內(nèi)容就是解決聲的問題,讓你快速掌握丹田用氣、聲音悅耳、吐字有力的方法。

  再說“聲情并茂”中的“情”。情,其實就是講話的吸引力,講話者的語言能緊緊地抓住你的耳朵,講話者的表情手勢能緊緊抓住你的眼球;情,其實就是講話的感染力,能讓你哭,讓你笑,讓你緊張,讓你興奮。

  要想講話有感情,就要做到“三豐富”:手勢要豐富,表情要豐富,語氣要豐富。這“三豐富”之間是什么關(guān)系?“三豐富”中哪個是“綱”,哪個是“目”?

  本書的第四章的內(nèi)容就是解決情的問題,讓你從手勢入手,快速掌握語言吸引人、感染人的秘訣。

  希望自己講話聲情并茂的讀者,可以重點去看第三、第四章的內(nèi)容。

2.講話能力強的標志之二:有膽有識

  什么叫有膽?就是講話時沉著自信,鎮(zhèn)定自若,不慌不忙。什么叫有識?就是講話內(nèi)容要有見識、要深刻、要新穎。

  “有膽有識”這四個字有兩層含義。

  一是,有膽、有識,兩者缺一不可。講話“無膽”,就像不會踢臨門一腳,內(nèi)容再精彩,思想再深刻,準備得再充分,也會臨場緊張,腦子空白,上臺就砸鍋;講話“無識”,就是沒有思想,味同嚼蠟,聽眾聽起來沒有收獲。

  二是,膽與識的前后順序不能顛倒!坝心懹凶R”這四個字并非是隨意排列,而是有內(nèi)在的邏輯關(guān)系!澳憽迸旁谇,“識”排在后,說明“有膽”是有識的基礎(chǔ),是前提。講話的人有了膽,才能夠思維清晰,把精心準備的內(nèi)容很好地表達出來,甚至超水平地發(fā)揮出來。

  本書第二章的內(nèi)容就是解決講話者怎樣練“膽”的問題。

 3.講話能力強的標志之三:好聽好記

  什么叫好聽?

  從臺下觀眾的現(xiàn)場反應(yīng)中就能看出來,能讓觀眾豎起耳朵聽,不時有笑聲,最后響起熱烈的掌聲,就叫好聽。凡是上面開大會,下面開小會,一定是上面講得不好聽;凡是上面聲嘶力竭在講,下面卻各看各的書,各做各的事,一定不好聽。

  金一南將軍的講話就叫好聽。金將軍是國防大學的戰(zhàn)略學教授,是中央電視臺《一南軍事論壇》的主講嘉賓。他講國防戰(zhàn)略,高屋建瓴、激情洋溢,在中央黨校和國家行政學院上課兩個小時,無人走動;在武警總部的講課中,包括將軍在內(nèi)的900多人幾乎無人不落淚;在總參給老干部講兩個半小時,居然沒有人起身走動。

  《人物》雜志一篇介紹金一南的文章《桅桿上的瞭望者》中寫道:“2007年3月16日,金一南作為惟一的軍方學者參加了北京大學舉辦的‘倫理與價值:當代中國外交的困惑’研討會。針對有人提出的‘軍人生來為和平’的觀點,金一南針鋒相對地闡述了‘軍人生來為戰(zhàn)勝’的觀點。金一南演講時,整個會場鴉雀無聲,盡管會議時間已經(jīng)拖延,但大家都沒有離去的意思,甚至有人提出把自己的發(fā)言時間節(jié)省下來讓金一南繼續(xù)講!

  文章中還講了一個金一南讓26個國家的軍官“全神貫注,洗耳恭聽”的故事。2000年,金一南在英國皇家軍事科學院學習時,學院要在30名學員中選兩名學員介紹自己國家的社會制度。作為惟一來自社會主義國家的代表,各國學員對金一南的發(fā)言高度關(guān)注。

  為了準備15分鐘的發(fā)言,金一南兩天只睡了五個小時。金一南以中國100年的數(shù)字對比有力地說明了只有社會主義能夠救中國的道理!芭_下異常安靜。一張張全神貫注靜聽的面孔有黑色的,有黃色的,也有白色的。15分鐘講完了,全場報以長時間的熱烈掌聲。”

  你看,不管你講什么,聽眾是什么人,只要你能讓聽眾“鴉雀無聲”,講話結(jié)束“全場報以長時間的熱烈掌聲”,就一定是好聽的講話。

  什么叫好記?就是臺下的觀眾不帶紙不帶筆,聽完就能把要點記在腦海里,下來以后可以幫你口口相傳。假如你強迫聽眾帶紙帶筆,死記硬背,別人還記不住,那就叫不好記。

  電影《建國大業(yè)》中,毛澤東有句經(jīng)典臺詞讓人過耳不忘。當延安丟失后,毛澤東說:“存地失人,人地皆失;存人失地,人地皆存!狈彩强戳诉@部電影的,幾乎人人都在說這句話,這就叫好記。

  想要好聽,只有講故事;想要好記,只有簡練、簡練、再簡練。本書第五章的內(nèi)容就是教你講話好聽好記的。

  做到了“聲情并茂,有膽有識,好聽好記”十二個字,就具備了較高的講話能力和水平,就可以讓聽眾對講話人伸出大拇指了。

 三、訓練——21天掌握當眾講話的訣竅

  1. 21天學會當眾講話,能嗎

  學會當眾講話是人生的一種成功,任何成功都來源于習慣,這種習慣的訓練要21天。

  為什么是21天呢?因為根據(jù)行為心理學的研究成果,三周以上的重復(fù)會形成習慣,三個月以上的重復(fù)會形成穩(wěn)定的習慣。中國著名的習慣研究專家周士淵說:“美國科學家對人的習慣養(yǎng)成進行了大量實驗。實驗表明:一個習慣的養(yǎng)成需要21天。當然,這21天是一個平均數(shù),養(yǎng)成的習慣不一樣,每個人的認真程度不一樣,刻苦程度不一樣,所用的時間也肯定不一樣。一般來說,培養(yǎng)習慣應(yīng)在一個月,關(guān)鍵是頭三天!

  當初對這句話的準確性,我還表示懷疑?墒窃诮虒W的實踐中,讓我越來越認同這句話了。下面來看看我的學生通過定耳舞訣訓練的效果。一位計算機專業(yè)大二的同學:

  剛上廣場,在臺上臺下走的時候還挺別扭的,走多了步子就順了。第一次走上去講的時候,身體有些不聽使喚,動作不協(xié)調(diào),還少上了一層樓梯。反復(fù)練了幾次之后,我感覺越來越好了。當其他班的同學都走出來看我們時,我竟然不覺得緊張,習慣性地就走上去了,而且講完了。膽量就是練出來的。

  一位會計專業(yè)大三的同學:

  通過對三定的練習,我再次感悟到一個字“靜”。以前的我總是心浮氣躁,做事情只圖快,卻不注意過程中的細節(jié)。但是,通過對三定的反復(fù)練習,我感受到我的心開始慢慢地“靜”下來了。特別是老師教我們在說話之前先自己默數(shù)三秒,我覺得特別有用。因為這種方法不管是在心理上還是生理上,都對我的“心靜”有很大的幫助。

  一位會計專業(yè)大二的同學:

  通過一個星期對“雙人舞”的練習,我現(xiàn)在講話最大的改變就是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,眉飛色舞起來。周三晚上,會計專業(yè)有一個講座,我的朋友沒有去,讓我聽完后回來給她講一下內(nèi)容。當我生動形象地給她講完后,她由衷地稱贊道:“聽你講話我都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了!”

  一位應(yīng)用經(jīng)濟專業(yè)大三的同學:

  一周的時間又匆匆地過去了,我的《人一之》,《八百標兵奔北坡》以及“引”又練習一周了。經(jīng)過一周的練習我感覺到了“新”。以前,用耳語法練習結(jié)束后總會覺得腹部很累,肌肉酸。但是經(jīng)過了這一周的練習,我明顯感覺到練習后腹部沒有那么累了。我認為這是一個新的階段,肌肉已經(jīng)慢慢開始熟悉這樣的律動。我相信不久之后,殷老師所說的肌肉記憶也會慢慢出現(xiàn)。

  一位國際新聞專業(yè)大三的同學:

  記得第一次上課,老師叫我們每天用耳語法練習《人一之》20遍。懷著試試看的心態(tài),我開始了耳語法的練習。一遍,兩遍,三遍,忍住不笑,艱難地做完了三遍《人一之》。到后面幾天,一次做完十遍也不會笑場了。

  通過兩個星期的訓練,雖然時間很短,卻感受到了一些變化。說話的時候氣息似乎更順暢,連語言也更貼近自己所想要表達的內(nèi)容了。

  一位食品科學專業(yè)大三的同學:

  上節(jié)課殷老師講了“三定”,分別是笑定、眼定和站定。而笑定的練習方法就是對著鏡子讀“引”字。于是,我在手機上設(shè)置了備忘錄,每當我看手機的時候就讀一次“引”。一天大概會看幾十次手機。

  每看一次,我就笑一次,漸漸地,我的笑容變得更自然了。

  一位計算機專業(yè)大三的同學:

  幾天來,按照殷老師說的“定”字訣,對著鏡子練習《人一之》、《八百標兵》、《各位同學》。看著鏡子里的自己完全變了,原來怯場、膽小的我不見了,取而代之的是現(xiàn)在充滿了自信和魄力的我。一次又一次練習這簡單而又精辟的幾十個字,從外到內(nèi)地改變讓我自己都覺得驚訝。

  一位應(yīng)用經(jīng)濟專業(yè)大三的同學:

  殷老師說我的笑容不夠。在上完這次“三定”的課程后,我下定決心日練百遍“引”字的發(fā)聲。從每天練習10分鐘,到15分鐘,再到20分鐘,直到后來練得兩頰發(fā)麻,我猛然發(fā)現(xiàn)了自己難得地在堅持著做一件事。通過練習不僅改善了笑容,同時也學會了為目標而堅持的人生道理。這一周的練習,除了笑,更是學會了練,堅持地練。

  一位來自香港的財務(wù)學專業(yè)大二的學生:

  經(jīng)過三個星期“雙人舞”的專注練習,《面朝大海,春暖花開》這首詩已經(jīng)深深地融入我的記憶中。朗誦的過程不再只是追求純熟地完成詩歌,而是每次都有了新的感悟,仿佛離作者的愿景越來越近!拔夷埽 敝袊苿舆@句廣告詞的精神在我的學生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詮釋!上面的這幾位學生都來自我所任教的一所內(nèi)地與香港合辦的大學,他們來自各個方言區(qū),沒有任何語言天賦,但是經(jīng)過21天左右的訓練,都在各自的講話難點上實現(xiàn)了突破。

  他們能,讀者朋友也一定能!我堅信!

 2.學講話如學開車

  學開車有三部曲:師傅教,自己練,上路開。又好比學武術(shù),先要仿招,一招一式模仿師傅的動作不走樣;其次是練招,學會之后要拳不離手的勤學苦練,要有持之以恒的勁頭;最后是創(chuàng)招,熟能生巧,發(fā)揮創(chuàng)造,自成一派。具備較高的講話能力,就一定要像學開車和學武術(shù)一樣,要經(jīng)過這三個階段的訓練。

  復(fù)雜的東西要簡單化,簡單東西要習慣化。

  講話能力的訓練包括兩個部分,一是要訓;二是要練。訓是指教師的講授指導(dǎo),讓學生去認識、體驗講話的規(guī)律;練是指學生的實踐,在實踐中掌握學習講話的規(guī)律,逐漸變成自己的一種能力。訓與練相結(jié)合,才能掌握這種能力。

 3.什么是講話能力訓練的“訓”

  老師的訓,關(guān)鍵是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。古人講,大道至簡。任何一門學問,都有一個訣竅,都有一個最簡捷好學的方法。

  著名培訓師孫路弘在澳洲留學時,到一家意大利餐館里去打工,同樣是洗盤子,他卻比別人的速度快很多,就因為他在實踐中找到了洗碗的訣竅。

  孫路弘說:“意大利比薩在烤制過程中,奶酪會熔化在盤子上,因此,這樣的盤子是最難洗的。我通過一個月的摸索,找到了又快又干凈的洗盤子方法,那就是先用熱水沖五秒鐘,然后立刻放到有冰塊的水中,奶酪與盤子的熱膨脹系數(shù)不一樣,自然就脫落了!

  可見,找到一種簡單高效的方法,可以大大提高學習和做事的效率。

  定耳舞訣就是一種簡單快捷的講話訓練方法。它有兩個特點:好懂、好仿。

  好懂,就是一聽就懂,馬上明白。教人們營養(yǎng)健康的書最少有十萬字,但是對普通人來說,太專業(yè),太煩瑣,看得你頭昏眼花,還找不到要領(lǐng)。而著名健康養(yǎng)生專家洪昭光從十萬字的書里提煉出五個字:紅、黃、黑、白、綠。紅,是指西紅柿、紅薯等紅色食品;黃,是指玉米、橙子等黃色食品;黑,是指黑木耳,疏通血管的食品;白,是指燕麥;綠,是指綠茶。后來,又概括成八個字:什么都吃,適可而止。你看,這樣的表述,非常生動形象,老幼婦孺,人人一聽就明白,這就叫好懂。

  學習講話的用氣發(fā)聲,非常有必要,但是學習的方法卻非常專業(yè),艱深。一兩句話很難說清楚。

  我剛開始教授“講話能力訓練”課程的時候,最大的難題就是:自己解決用氣發(fā)聲用了十年的時間,而現(xiàn)在,在一個學期的時間里,怎樣讓沒有任何發(fā)聲基礎(chǔ)的學生掌握正確的用氣發(fā)聲方法。我煞費苦心地給他們講胸腹式聯(lián)合呼吸,不講還好,一講反而令他們糊涂了,連話都不會說了。這就逼著我冥思苦想,最后找到了讓學生一聽就懂的方法:說悄悄話的方法。因為說悄悄話的方式,用的是氣聲,一定要用丹田氣,并且不需要聲帶震動,喉頭不緊張,最關(guān)鍵的是人人從小都會說悄悄話。這一說,學生全都明白。

  這叫好懂。

  第二是好仿,易于模仿。

  教人講話,不能光靠別人心領(lǐng)神會,你一定要有一個看得見、摸得著的訓練方法,先畫出一個“葫蘆”,讓學習的人能夠比葫蘆畫瓢,從外在的模仿開始,先仿招,再練招,最后才創(chuàng)招。

  比如講話的膽量,屬于人的心理素質(zhì),但是“情動中而形于外”,如果內(nèi)心無膽一定會在人外在的肢體語言中反映出來。比如眼睛不敢看人;面部表情僵硬,沒有笑容;站得歪歪扭扭等。通過這些外在的表現(xiàn),我們一眼就可以看出,這個人講話沒有自信。那么,我們可以從訓練外在肢體語言入手,來訓練學生的膽量。比如,先教他如何用眼睛看人:要先看左邊的觀眾,再看右邊的觀眾,再看中間的觀眾,從模仿開始反復(fù)練習,變成習慣,膽量就可以訓練出來了。

  再比如講話生動形象的練習。凡是講話有感情的人,一定是講話有手勢和面部表情的人,比如,新東方的俞敏洪,著名的成功學專家陳安之,前微軟中國區(qū)總裁唐駿,都是有名的演講高手。而講話沒有感情的人,一定是講話不加手勢和毫無面部表情的人。根據(jù)這個規(guī)律,我設(shè)計了一套手勢和面部表情的訓練方法。只要勤于練習,講話沒有表情的毛病就自然改掉了。

 4.什么是講話能力訓練的“練”

  練的目的是什么?就是讓你養(yǎng)成正確的講話習慣。

  習慣的力量是驚人的,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。一個富翁去世之后,將一大筆遺產(chǎn)留給了他的一名遠房親戚。這名親戚是個常年靠乞討為生的乞丐。自從接受這筆遺產(chǎn)后,他立刻搖身一變成了一名百萬富翁。新聞記者便來采訪這位幸運的乞丐:“你繼承了遺產(chǎn)之后,想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?”乞丐回答說:“我要買一只好一點的碗和一根結(jié)實的木棍,這樣以后出去討飯方便一些。”你看,人雖已成了百萬富翁,但滿腦子想的還是怎樣討飯,可見,習慣對人們的言行有多么大的影響。一個人一天的行為中,只有大約5%是非習慣性的,剩下的95%都是習慣性的。根據(jù)行為心理學的研究成果,三周以上的重復(fù)會形成習慣,三個月以上的重復(fù)會形成穩(wěn)定的習慣。

  怎樣學講話,本書可以教給你一個好懂好記,行之有效的方法,但是要變成你的正確講話習慣,還要靠你自己持之以恒的練習。堅持三個星期,就會形成習慣;堅持三個月,就會形成穩(wěn)定的講話好習慣。

 5.講話訓練的目的:肌肉記憶

  良好的講話習慣,實質(zhì)是正確的肌肉記憶。什么叫肌肉記憶呢?比如彈鋼琴,開始學習的時候,你的手指頭不聽指揮,僵硬笨拙,要邊想邊彈,因為十個手指沒有形成記憶。而通過反復(fù)的彈奏練習,最后不用腦子想,手指就可以很流暢地彈奏曲子了。這時,就是你的手部肌肉已經(jīng)形成了正確的記憶了。

  正確的講話習慣也要變成肌肉的記憶。

  例如,有的人講話多了出現(xiàn)聲帶小結(jié),聲音嘶啞,這都是由于錯誤的講話習慣造成的,而錯誤的講話習慣一定是一種錯誤的肌肉記憶。就是他在講話的時候,青筋暴起,喉頭的肌肉緊張。而本書通過耳語練聲法的反復(fù)練習,“占領(lǐng)兩頭,解放中間”,就是讓小腹的肌肉緊張,兩頰和雙唇的肌肉緊張,而將喉部的肌肉放松。方法掌握了,就要反復(fù)練習,最后變成:只要一開口講話,不用想用氣發(fā)聲的要領(lǐng),自動做到上下兩頭的肌肉緊張,喉部的肌肉放松。這就是形成了正確的肌肉記憶,就算是養(yǎng)成正確的習慣了。

  再比如眼定的訓練,要讓講話者的眼睛始終和觀眾進行交流,這也是一種肌肉記憶。因為不敢看觀眾的講話者,他的眼皮是耷拉的,眼部肌肉是松弛的。而講話時眼睛炯炯有神,始終和觀眾交流的人,他的眼部肌肉一定是緊張用力的,已經(jīng)形成了一種眼部肌肉的正確記憶。反復(fù)進行眼定的訓練,就可以讓講話者的眼部肌肉形成一種緊張有力的肌肉記憶,講話時眼睛充滿神采。

  講話生動形象的人善于手舞足蹈。手舞足蹈是一種習慣,也是一種肌肉記憶。只要一講話,他的兩手和身體就會自動地開始協(xié)調(diào)運動。我們通過對手勢的訓練,就可以讓講話者形成手舞足蹈的肌肉記憶,變成講話的一種習慣。

 四、定耳舞訣法的練習原則

  1.練習原則之一:苦練

  當本書把定耳舞訣的方法告訴給了你,具體怎樣去“練”呢?

  第一要苦練;第二要恒練;第三要全練;第四要巧練。

  身高只有1.55米的鄧亞萍卻成為了乒乓球歷史上偉大的女子選手。她的不可思議的成功,就來源于她的刻苦訓練。

  童年的鄧亞萍因為受身為體育教練的父親的影響,立志做一名優(yōu)秀的運動員。但是她個子矮,根本不符合體校的要求,體校的大門沒能向她敞開。于是,年幼的鄧亞萍跟父親學起了打乒乓球,父親規(guī)定她每天在練完體能課后,必須做100個發(fā)球接球的動作。鄧亞萍雖然只有七八歲,但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練,基本功更加扎實,便在自己的腿上綁上沙袋,而且把木質(zhì)球拍換成了鐵質(zhì)球拍。

  對于一個孩子來說,這是多么難能可貴!這不但要使身體備受煎熬,心理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壓力。小小的她,每閃、展、騰、挪一步,都可以用舉步維艱來形容!

  腿腫了,手掌磨破了——這是家常便飯!但她從不叫苦,不喊累!

  負責訓練的父親,有時心疼得掉眼淚!

  付出總有回報。由于鄧亞萍的執(zhí)著,十歲的她便在全國少年乒乓球比賽中獲得團體和單打兩項冠軍。

  正是這種“人一之,我十之,人十之,我百之”的超常付出,鄧亞萍才有了常人所不及的輝煌。在這個世界上,任何事情的成功都像種莊稼,春種秋收,一分耕耘,一分收獲,付出多少,得到多少。你想擁有比別人更出色的講話能力,就要比別人更刻苦。

  這個世界上成功者與平凡者的比例,永遠都是二八規(guī)則:20%的成功者,80%的平凡者。而成功者的惟一秘訣,就是比平常人刻苦,比平常人付出得多。學習講話所要付出的辛苦,與鄧亞萍獲得世界冠軍付出的刻苦是不可同日而語的,但是我們也應(yīng)該學習鄧亞萍這種刻苦的精神!

  “師傅領(lǐng)進門,修行在個人!蔽以趲姿髮W教過的上千名學生當中,可以說每名學生的講話能力都進步了,提高了。但是,每個人的進步是不一樣的。有的人是略有進步,有的人是發(fā)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。有位同學是朝鮮族,原來連普通話都講不好,第一次上臺講話,臉憋得通紅,眼睛看地板,聲音像蚊子一般小。但是,他知恥而后勇,刻苦練習老師布置的基本功內(nèi)容,早晨練,晚上練,連洗澡時也還在練。結(jié)果一學期課程結(jié)束,再上臺時已是判若兩人:面帶微笑,兩眼放光,講話有條有理。

  如果讀者堅持按書中所要求的方法,天天早晚練上半小時,經(jīng)過3—5個星期的時間,就能夠初步掌握正確的用氣發(fā)聲方法,養(yǎng)成講話時手舞足蹈、生動形象的習慣,具備上臺沉著大膽講話的心理狀態(tài)。

2.練習原則之二:恒練

  亞里士多德說過:“人的行為總是一再重復(fù)。因此,卓越不是單一的行動,而是習慣!

  在每次給學生講授“講話能力訓練”課程的緒論時,我都會給他們講一個敲鐵球的故事。一位世界著名的保險推銷大師即將告別自己的職業(yè)生涯,他的告別大會吸引了保險業(yè)界兩千名精英前來參加。

  當許多人問他推銷的秘訣時,大師微笑著表示不必多說。這時全場的燈光暗了下來,從會場的一邊閃出了四名彪形大漢,他們抬著一個下面垂著一只大鐵球的鐵架子走上臺來,F(xiàn)場的人都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。

  那位保險推銷大師走上前去,用小錘子把大鐵球敲了一下,鐵球沒有動。隔了五秒鐘,他又敲了一下,鐵球還是沒有動。于是,他每隔五秒鐘就敲一下,持續(xù)不斷,但是鐵球還是不動。

  這時臺下的人群開始騷動,有些人開始離場而去。大師仍然持續(xù)地敲著大鐵球,臺下的人越走越多,留下的只有幾百人。終于,大鐵球開始慢慢晃動了。五十分鐘以后,大幅搖動的鐵球,任何人的努力都不能使它停下來。

  最后,大師面對剩下的幾百名觀眾,同他們分享了一生的成功經(jīng)驗:“成功就是簡單的事情重復(fù)去做,以這種持久的毅力,每天進步一點點,當成功來臨的時候,擋都擋不住!迸_上三分鐘,臺下十年功。每一位口才超群的演說家都是靠持之以恒成功的。持之以恒的標志就是早晚練,天天練,不斷地重復(fù)練習。拳不離手,曲不離口,才能由量變到質(zhì)變,才能把聲情并茂,有膽有識,深入淺出的講話能力變?yōu)槟愕牧晳T。

  如果說講話膽量的訓練可以在短期突破的話,那么用氣發(fā)聲的練習就是一個長期恒練的過程。即使你馬上掌握了本書教給你的耳語練聲法,也必須天天練習不間斷。戲曲界有句話:一天不練自己知道,兩天不練同行知道,三天不練觀眾知道。只有天天練習,你的小腹才能結(jié)實有力,肺活量才大,氣息才通暢。

  我自己就有切身的感受。40歲時,我擔任了一定的行政職務(wù),練氣發(fā)聲的訓練少了,自己都覺得聲音發(fā)干,音色發(fā)暗。我在剛開始講授“講話能力訓練”課程時,為了教好學生,自己天天早晚各練半小時的耳語法。堅持練了一段時間,出現(xiàn)了意想不到的效果,聲音比年輕的時候反而更明亮、更干凈了。這就是方法得當,堅持練習的結(jié)果。

  其實,當你把持之以恒的訓練變成一種習慣的時候,你收獲的已不僅僅是講話的能力了。

 3.練習原則之三:全練

  什么是全練?就是講話能力的訓練包括五練:練口、練手、練膽、練腦、練臉。一定要多管齊下,綜合練習,而絕不是單純地練口、練嘴皮。

  一是練口。

  練口就是用耳語的方法天天練習,達到氣息通暢、聲音圓潤、吐字清晰的目的。練耳語的原理,將在第三章進行詳細介紹。

  二是練手。

  練手包括兩層意思:動手寫和練手勢。

  動手寫一定要先扎扎實實地寫好文字,列出提綱,然后再按文字或提綱講。千萬不要上來就追求出口成章。初學者追求出口成章,是一個誤區(qū)。

  大凡出口成章的人一定都受過三種訓練:①先寫后說的訓練。先由出手出章,再到出口成章,先學會寫,然后再講,經(jīng)過反復(fù)多次這種訓練,熟能生巧,才可能做到出口成章;②背誦經(jīng)典詩文的訓練。從小背誦詩詞古文,等長大后這些經(jīng)典篇章已經(jīng)內(nèi)化成了自己的語言;③反復(fù)講的訓練。職業(yè)講話者一般都是一個內(nèi)容講了很多遍,爛熟于心,若第一次聽,就會給人留下出口成章的印象。所以,沒有天生的出口成章者,只有經(jīng)過訓練的出口成章者。想出口成章,一定要循序漸進,先從出手成章開始訓練。

  這里的練手勢是指反復(fù)進行手勢的訓練。手一動,講話的語言自然生動,手勢一比畫,語言自然就很形象。要按照第四章的要求,反復(fù)練習講話的雙人舞小段,把講話加手勢變成講話的一種習慣。比如說:“芝麻這么小,西瓜這么大”這句話,不加手勢說,語言就平板枯燥,而一加上手勢,說芝麻時,用兩個手指一捏;說西瓜時,兩只手一比西瓜的形狀,語言馬上就生動傳神了。通過對動作的反復(fù)練習,可以讓雙手形成肌肉記憶,一講話自然地加上手勢。

  我的一名學生在期末總結(jié)中寫道:“過去講話不懂得加手勢的妙用,現(xiàn)在天天練習講話時的手舞足蹈,已經(jīng)變成了習慣。上課發(fā)言,與同學交談,都不自覺地手舞足蹈,生動形象了很多,越來越喜歡這樣講話的感覺了!

  三是練膽。

  練膽就是通過主動上臺,反復(fù)上臺,進行笑定、眼定、站定的三定訓練。練出膽量,治好上臺恐懼癥:手抖、腳顫、臉紅、心跳。

  四是練臉。

  練臉包括練習微笑,練習眼睛和觀眾的交流,練習講話時眉飛色舞。通過反復(fù)練習,使面部肌肉養(yǎng)成微笑的習慣,養(yǎng)成眼睛大膽和觀眾交流的習慣,養(yǎng)成講話時眉飛色舞的習慣。

  五是練腦。

  首先可以通過左腦練習來訓練邏輯思維。比如進行言而有序的訓練,讓學生加手勢來練習這段話:“勤于思,敏于行,要學會三道:第一,聞道;第二,悟道;第三,行道!闭f“第一”時,要伸出一個手指;說“第二”時,伸出兩個手指;說“第三”時,伸出三個手指。反復(fù)做這種口到、手到的練習,就可以進行講話有條有理的訓練。當練成習慣后,說話就能做到言而有序。

  還要通過寫“一字悟”的方式來訓練邏輯思維!耙蛔治颉本褪侵该烤毩曇粋單元,寫一篇學習感受的作業(yè),要求用一個字來總結(jié)觀點,用50個字來加以解釋說明,通過反復(fù)動筆動腦來進行一簡二活的訓練,學會講話觀點簡潔好記,舉例生動好聽。

  其次可以右腦練習來訓練形象思維。例如,通過加手勢練詩歌的方法來訓練學生語言的形象性。加上手勢背誦“日照香爐生紫煙,遙看瀑布掛前川”的詩句,雙手自下而上緩慢托起,想象眼前出現(xiàn)紫煙的形象,雙手從上往下做往墻上掛東西的動作,腦海中浮現(xiàn)出瀑布的鏡頭。這種“雙人舞”的反復(fù)練習,就可以訓練學生的形象思維。

 4.練習原則之四:巧練

  巧練有三個意思:一是“先號脈”;二是“找藥方”;三是“吃藥”。

  “先號脈”就是抓重點。

  學講話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,先理清自己在當眾講話中最關(guān)鍵的問題是什么?是沒有膽量,是聲音容易嘶啞,是講話沒有感情,還是講話沒有頭緒條理?抓住難點,重點突破。解決了主要矛盾,就容易樹立信心,再接再厲,持之以恒地練習。如果你覺得自己拿不準難點在哪?也可以給我發(fā)送郵件讓我來幫你進行診斷。我的郵箱是:yym5482@163.com.。

  再說“找藥方”,就是將看書和看視頻相結(jié)合。

  根據(jù)自己學習當眾講話的難點,從本書中尋找相對應(yīng)的章節(jié)做藥方。但是光看書,你還缺乏身臨其境的感受,所以緊接著就要按照這個網(wǎng)址(http://blog.sina.com.cn/yinyamincn)找視頻,上面是我用定耳舞訣法對學生進行訓練的實況錄像。看書等于預(yù)習,看視頻等于上課,兩者一結(jié)合,效果就會好很多。

  第三是“吃藥”。

  在每一章的最后一節(jié),都有針對性的練習方法和步驟。按照這些方法開始練習,頭七天最難堅持,要咬緊牙關(guān),不急不躁,天天練習,等你堅持了21天,驀然一回首,膽、聲、情、識的能力都具備了。

 定——笑定、眼定、站定,是練膽之法,是培養(yǎng)初學者迅速具備在講臺上沉著鎮(zhèn)定狀態(tài)的方法。膽是心理素質(zhì),屬于人的內(nèi)在,但可以通過訓練人外在的體態(tài)語,由外向內(nèi)改變?nèi)说男睦硭刭|(zhì),讓你很快地由“無膽”變?yōu)椤坝心憽。學會了三定,就可以達到好聲、好身、好運的目的。

  一、膽量是講話的“電源開關(guān)”

  1.掃除講話的“攔路虎”:膽怯

  膽量是講話的“電源開關(guān)”。無膽是講話的攔路虎,有膽是講話的虎之翼。

  一個無膽的人,不管講話的內(nèi)容準備得多精彩,他也是茶壺里煮餃子——有口倒不出。兩個同樣有識之人上臺講話,一個有膽,一個無膽,講話效果會天壤之別。我們來看一名女大學生應(yīng)聘華為公司成功的故事。大四的時候,華為到我們學校開招聘專場,同學們都很興奮。對于我來說,惟一感興趣的是華為的銷售部門,因為我喜歡做銷售人員。

  第二章笑定、眼定、站定——快速克服講話者無膽之妙法面試是在一個大禮堂里進行的,幾十名學生被分成4人一組,每組有一名面試官。面試過程很“殘酷”,只要不入面試官的“法眼”,或是答不上面試官的提問,面試官就會說:你可以走了,也就是當場被淘汰。那天和我分在一組的是三名男生,我剛走到面試官面前還沒來得及坐下,面試官只瞄了我一眼就冷冷地對我說:“你可以走了,我覺得你不合適!”我很震驚,說實話也覺得很沒面子?墒俏覜]走,嘴上沒說,心里滿滿的是不服氣:你根本不認識我,憑什么看一眼就認為我不合適,憑什么就讓我走?不過,當時我并沒有吭聲,因為我覺得當面“質(zhì)問”面試官既沒禮貌也顯得我很沒風度。我想,等面試結(jié)束后再與面試官理論也不遲。

  其他三名男生都坐下了,我可不管他們是怎么想的,我也坐下了。面試官到底沒趕我走,只是當我不存在,然后開始對著其中一名男生發(fā)問:“你最得意的一件事情是什么?”可能是因為緊張,那名男生竟不知如何作答,支支吾吾地說自己還沒有工作,也沒有做出什么特別的成就,所以也沒什么得意的事。我心里很著急,覺得他的回答有點偏題,我可不愿意他在第一道坎上就被淘汰。于是在邊上悄悄地提醒他:“你可以說一件在學校里做過的你自己感到最滿意的事情……”面試官看了我一眼,我心里想:你不至于給我加上一條作弊的罪名吧,這種時候應(yīng)該幫人一把。反正我已經(jīng)是“不合適的人”了——這應(yīng)該就叫“無欲則剛”吧。

  接下來的形勢不容樂觀,三名男生相繼被淘汰了,最后就只剩下我了。面試官還沒跟我說話呢。不過,看上去面試官好像有話要說。我一直不動聲色。終于面試官開口了:“那三個人應(yīng)該是你的競爭對手,可我剛剛看你一直在幫助他們,你為什么要幫助他們?他們答不上來不是對你更好?如果他們都淘汰了,豈不是你的機會就來了?”我說:“我不認為他們是我的競爭對手,如果都能通過面試,將來大家可能還是同事,有困難自然是要幫的!

  面試官不置可否我的回答,卻又提起了先前的話題:“我剛剛已經(jīng)對你說,你不合適,你可以走了?赡銥槭裁床蛔吣兀俊

  機會來了,該是我說話的時候了。我的“不滿”終于有機會宣泄了:“我覺得你并不了解我,所以我要留在這里給你一個了解我的機會。第一,我非常仰慕華為,因為我被華為的企業(yè)文化和用人理念所吸引,所以我很鄭重地投出了我的簡歷,也很高興能參加這次面試?墒俏彝耆珱]有想到我遭遇到如此當頭一棒。第二,我還想對你說一句,我認為你的態(tài)度對一個面試者來說很不友善。因為今天我是面試者,明天我可能是你們的員工,更可能是華為潛在的客戶?墒悄憬裉爝@樣不友善的態(tài)度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今天我可能成為不了你的員工,但明天我可能不再愿意成為華為的客戶。第三,你今天的不友善影響了我對華為的看法,明天還有可能影響到我所有的朋友對華為的看法。你知道,你可能趕走了不少你們的潛在客戶!”

  就這一道題,我通過了華為的面試。

  面試官笑了,對我的表現(xiàn)非常滿意。因為從一開始,面試官早就給我出了一道面試題:如何面對挫折。要知道,這次招的是銷售員,在未來的工作中,面對的會是無窮無盡的拒絕和白眼,人家的態(tài)度可能比這位面試官還要差好幾倍。如果他連面試還算禮貌的冷臉都無法面對,那么,他將來如何面對未來的困難呢?那位男生因為緊張無膽,腦子一片空白,連一件最得意的事情都想不起來,無法回答出面試官的提問,自然只有敗走麥城了。這位女大學生雖然剛一進門就遇到當頭一棒,卻能夠坦然地留下來,并思路清晰,一展口才,說得面試官口服心服,她的膽與識真讓人佩服。

  再來看一個舌戰(zhàn)眾議員的故事。美國華盛頓廣場上著名的杰斐遜紀念館由于年久失修,墻壁被腐蝕,在當時的國會上成為一個議題,很多人主張把紀念館炸掉。面對眾多的反對者,一名研究者卻勇敢地發(fā)表了他的看法,并說服了大家。

  這位研究者通過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紀念館年久失修是因為腐蝕嚴重;腐蝕嚴重是因為不斷地用含腐蝕性成分的水清洗;不斷清洗是因為紀念館內(nèi)墻壁上鳥糞太多;鳥糞太多是因為附近燕子太多;燕子太多是因為紀念館內(nèi)有太多的蜘蛛供它們捕食;蜘蛛太多是因為飛蟲滿墻;飛蟲太多是因為塵埃太多;塵埃太多是因為附近陽光充足。最后他得出了結(jié)論,解決的辦法就是——關(guān)上窗簾,不讓陽光照射進紀念館。

  結(jié)果,大家被他說服了。如果這位研究者是一個沒有膽量的人,面對眾人的反對,他可能選擇的是從眾,也就無法獨立地去研究,并公布自己的結(jié)論。正是因為他的有膽、有識,才使今天的我們?nèi)匀豢梢钥吹竭@座白色大理石建筑——紀念《獨立宣言》的起草者,美國第三任總統(tǒng)托馬斯•杰斐遜的紀念館。

  膽量就是思維的開關(guān),打開了這個開關(guān),你就能接通思維的電源,思如泉涌,侃侃而談,超水平發(fā)揮;打不開這個開關(guān),你即使再有才,一緊張,腦子一片空白,也會把你準備很充分的內(nèi)容忘得一干二凈。

  有了膽量,才能寫得好,說得也好。講得好的人一般都寫得好,寫得好的人不一定講得好。

  為何會寫不會說?就是中間缺個膽。有膽是講好話的前提。

  寫文章要有文膽,講話要有話膽。何為文膽?就是敢于把自己的觀點用文字表達出來,它不需要直接面對觀眾開口講。何為話膽?就是當你拿著自己的講稿面對觀眾開口講話的時候,有沉著自信,甚至興奮的心理狀態(tài)。對任何一名演講者而言,沉著、自信是講好話的前提條件。認真的準備,加上話膽,就能讓講話者達到預(yù)期的效果,甚至會有超水平的發(fā)揮。有的人在臺下準備得很好,講話稿也背得滾瓜爛熟,但為什么一上臺就忘詞了呢?原因就是他始終未具備上臺講話的話膽。

 2.治療講話無膽,勢在必行

 。1)90%的大學生無膽

  在我所教授的學生中,講話無膽的人達到90%以上。這個數(shù)字是這樣得出來的。

  一是開課時的調(diào)查。上第一節(jié)課,我會先做一個現(xiàn)場調(diào)查:請自認為講話有膽的同學舉手。結(jié)果60人的班里面,只有一兩名學生舉手了。調(diào)查了四個班,每班的情況都差不多。

  二是期末的統(tǒng)計。我教的講話課是一個學期的課程,每到期末,我都會讓學生寫一份期末作業(yè),800字,只要求談一點學習這門課的最大收獲。通過統(tǒng)計發(fā)現(xiàn):90%以上的同學都說學習本課最大收獲是:膽量變大了。過去上臺無膽,現(xiàn)在可以滿懷自信地走上臺講話了。

  下面來看看我的一名學生梁韻珍是怎樣描述自己當初無膽的:在我的記憶中,從上小學開始就從來沒有在課堂上舉過一次手。所以在我的家庭報告表里,老師給我的評價總是:不愛舉手回答問題。這個不敢在眾人面前講話的壞習慣一直到大一的上學期,我都沒有克服。

  曾記得第一次上演講課,老師讓我們上臺介紹自己的時候,看著同學們僵硬、緊張的樣子,自己覺得很好笑。等到自己上臺的時候,也跟著全身僵硬了,臉上無笑容,說話斷斷續(xù)續(xù),就覺得自己算是說砸了。

  我從小就不敢在人前說話。如果有很多人在,我會很緊張,臉就紅彤彤的,說話吞吞吐吐的,感覺心“怦怦”直跳,喘不過氣來。我苦惱極了,卻一點辦法都沒有。

  說實在的,的確是怕呀。

  也許是自己的膽子不夠大,心理承受能力不夠強,鍛煉得不夠。當我站在這么多人面前說話時,用一個字來形容,那就是怕!在臺下想得倒輕松,一站到臺上,忽然看到這么多雙眼睛,整個人就傻了。

  失敗呀!從這名學生的敘述中,就能深深地感受到他們對自己上臺無膽的無奈與無助。

 。2)無膽分為兩類:全無膽與半無膽

  我在教學中發(fā)現(xiàn):講話無膽者,細分起來,共有兩種,一種是全無膽,一種是半無膽。

  什么叫全無膽?

  全無膽就是在臺上和臺下都沒有膽量講話。在臺下不敢和同學、朋友說話,未曾開口臉先紅。本來也想面對面交流,又怕說不好被別人取笑,說不好就干脆完全沉默。面對面都不敢說話,讓他上臺面對眾人講話,那真比讓他上斷頭臺還可怕。長此以往,就形成了自卑內(nèi)向的性格。

  下面這位同學就是典型的全無膽型;叵敫咧械臅r候,我是一個十分膽怯害羞的女生。平時與陌生人說話都感到渾身不自在,更別說上臺當著眾多同學在上面演講了。什么叫半無膽?

  半無膽就是臺下有膽,臺上無膽。生活中與同學、朋友面對面講話眉飛色舞,很吸引人。而一上臺,面對眾人,就緊張地不得了,像是換了個人,沒膽量了。

  下面這位同學就是半無膽。原來我就是一個“半無膽”型人員,私下和人交往口若懸河,但一上臺就成了結(jié)巴。謝謝老師給我開的“藥方”,發(fā)自內(nèi)心的笑容可以給自己信心。經(jīng)老師一指點,嘴角上揚可幫助一個人行走天下。我在深圳航空公司講課時還遇到一名學員,她說面對陌生的乘客講話時有膽量有自信,而面對領(lǐng)導(dǎo)和同事講話時卻很慌張,這也是一種半無膽的表現(xiàn)。

3.膽從哪里來:一回生,二回熟,實踐出膽量

  為什么少數(shù)人在講臺上可以做到從容不迫,聲情并茂,打動觀眾。這少數(shù)人的膽量是從何而來的呢?

  講話的膽量都不是天生的,而是后天培養(yǎng)鍛煉出來的。 著名京劇藝術(shù)家周信芳的女兒周采芹,是一位國際著名的戲劇和電影演員,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的第一名中國院士。

  而這樣一位著名的藝術(shù)家,在她少年第一次上臺時,卻被嚇壞了。那是1945年底,12歲的周采芹在上海一家大劇院參加演出。起初,她不慌不忙地走上臺,想著只要按自己早上排好的節(jié)目去演就沒問題了。誰知當她看到臺下黑壓壓的一片觀眾時,她的腦袋突然一片空白,完全忘記了自己要做什么,害怕地跑回了幕布邊。

  她很快被站在幕布邊的老師推回了臺上,最后好歹把歌唱完了,而且還贏得了熱烈的掌聲。雖然那一次的經(jīng)歷不免有些尷尬,但那樣熱烈的掌聲,對兒時的周采芹來說,依舊是一種鼓舞。這個故事至少可以給我們?nèi)c啟示:

  ① 再好的演員和教師第一次上臺,也是沒有膽量的。

  ② 臺下排練得再好,上臺無膽量,還是會演砸!跋胫灰醋约涸缟吓藕玫墓(jié)目去演就沒問題了,”但一上臺還是出了狀況。

 、 膽量是在實踐中鍛煉出來的!八芸毂徽驹谀徊歼叺睦蠋熗苹亓伺_上,最后好歹把歌唱完了,而且還贏得了熱烈的掌聲!钡谝淮螄樀门芑貋恚诙尉秃么醢迅璩炅。

  后天對膽量的培養(yǎng)有三種途徑:家學、自學和師學。

  (1)培養(yǎng)膽量的途徑之一:家學

  家學,就是從小受家庭環(huán)境的耳濡目染,家長有意識培養(yǎng)出來的膽量。

  鳳凰衛(wèi)視的著名主持人胡一虎就是靠家學練出膽量來的。

  在胡一虎上大四的時候,他被推選為臺灣青年節(jié)大會的主席,要代表臺灣青年上臺發(fā)表講話。胡一虎在他的自傳《我是誰》里寫道:我不禁想到自己小時候第一次在父親公司的兒童節(jié)大會上發(fā)言。也是在臨上臺前,父親親自幫我抹平衣服的皺褶,再用水梳順我的頭發(fā),手把手牽著我登上人生第一次的舞臺。而之前在家中,他已經(jīng)幫我“彩排”過許多遍。盡管這只是一個小小的孩子的發(fā)言,父親也格外看重并認真輔導(dǎo),細致到我的語氣、手勢和眼神,他都一一示范,親自把關(guān)。正是父親手把手地教導(dǎo),使胡一虎小小年紀取得了第一次上臺的成功,也培養(yǎng)出了興趣和自信。

  曾看到過這樣一篇文章,講的是一位媽媽培養(yǎng)三歲兒子練膽量的故事。有一位媽媽帶孩子參加單位舉辦的軍民聯(lián)歡活動。一群軍人走上臺大合唱。因這也不算是正式的演出,就是大家在一起樂一樂。孩子那時才三歲,媽媽就對孩子說:“你敢不敢走上臺給解放軍叔叔打拍子?”孩子那時還處于“傻乎乎”的年齡,真的走到臺上給解放軍叔叔打起了拍子,而且還很有節(jié)奏。

  這時大家都樂了,孩子也感覺到了自己的“不一般”。演唱完后,孩子很光榮地被解放軍叔叔抱下臺來。有了這次大膽的機會鍛煉,孩子的膽量一下就打開了。后來,這個孩子常常在學校大會上發(fā)言,表演節(jié)目,神情自然,自信快樂。家學練膽,實際上是給做父母的提出了高要求,從孩子不懂事的時候開始,就要創(chuàng)造條件讓他練膽量,對孩子多表揚,不呵斥,持之以恒地培養(yǎng)孩子的自信心。

  (2)培養(yǎng)膽量的途徑之二:自學

  沒有人教,全靠自己看書,善于觀察,向別人偷師學習,雖然在講話的實踐中碰過壁,但百折不撓,不怕被人恥笑,終于練出膽量來,這是一種很有效的自學方式。某市體改委有一位科長,膽量過人,有膽有識,越是見到大領(lǐng)導(dǎo),講話越來勁。有一次他和主任一起向市委常委會匯報組建國有資產(chǎn)經(jīng)營集團的方案,提出要拆行業(yè)小公司,組建全市性的國資大公司。

  方案一提出,就有常委激烈反對,嚇得主任說不出話來。眼看方案要泡湯,這位科長挺身而出,侃侃而談。他說深圳一家國有控股公司的資產(chǎn)就達100億元,而我們?nèi)械膰匈Y產(chǎn)加起來不到30億元,只有拆小廟,建大船,才能抗擊風險,使國有資產(chǎn)保值增值。一番話說服了大家,最后常委會達成共識,通過了體改委的方案,這位科長也因此番發(fā)言,令市委書記印象深刻。后來他連升兩級,被破格提拔為正處級職務(wù)。

  旁人問他膽量從何來?他說,小時候長在農(nóng)村,自卑害羞,不曾講話臉先紅。上大學后,他突然醒悟,決心突破膽量,參加社團,不放過任何一個上臺講話的機會,還自覺地向別人取經(jīng),雖屢遭恥笑,最終修出有膽有識的“正果。”大凡自學自悟成演講高手的人,如林肯、孫中山、惲代英,都是意志堅強,靠破釜沉舟的決心練就出一個個膽量超群的人。

  (3)培養(yǎng)膽量的途徑之三:向老師學

  卡耐基是一名教授演講技能的偉大講師。1912年,卡耐基開始了教授當眾演講的課程。當時,要想讓商業(yè)界人士成為演講高手,簡直是天方夜譚,但是卡耐基做到了。為了追求一套快速有效的學習演講方式,他開創(chuàng)了一套獨特的,融演講、推銷、為人處世和實用心理學于一體的教育方式。他沒有受各種呆板規(guī)則的束縛,開創(chuàng)了一門非常實用而有意義的課程。條條大路通羅馬。有家學,是你的幸運;

  靠自學,你要有堅強的毅力與恒心;

  跟師學,你要珍惜機緣,馬上行動。這門課程讓幾百萬美國人由自卑變自信,由不會講話變成演講專家。在改變別人命運的同時,也成就了他自己。他因此而享譽世界,被譽為“除了自由女神,或許只有卡耐基才能代表美國!

  向一名好老師學講話,你就可以站在老師的肩膀上,快速地掌握規(guī)律,改變膽量,增加自信,成為一個廣受歡迎的講話者,實現(xiàn)夢寐以求的理想。

 4.從無膽到有膽的練習模式

  膽小害怕,是學習講話的第一只攔路虎。怎樣克服呢?

  膽量,屬于人的心理素質(zhì),屬于人內(nèi)心的東西。無膽,是塊心病,是個心魔。治心病,有兩種辦法,一種叫西醫(yī)式練膽法,一種叫中醫(yī)式練膽法。西醫(yī)式是頭疼醫(yī)頭,腳疼醫(yī)腳;中醫(yī)式是內(nèi)病外治。

 。1)西醫(yī)式練膽法

  先說西醫(yī)式練膽法。西醫(yī)治病是就事論事,外病外治,內(nèi)病內(nèi)治。如何克服講話恐懼,增強自信,大部分經(jīng)典演講教材給提供幾條原則:

 、 害怕當眾說話并不是個別現(xiàn)象。

 、 一定程度的登臺恐懼是有利的。

 、 再出色的演講者一樣有登臺演講的恐懼。

 、 恐懼是因為你不習慣登臺。

  下面還教給你積極的心理暗示方法:

 、 確信自己的題目有意義。

 、 避免想那些使你不安的事情。

 、 要給自己鼓氣。

  一般的演講書上都會教你三種消除緊張情緒的方法:深呼吸;握緊拳頭,然后放松;放松頸部肌肉。

  平心而論,這種西醫(yī)練膽法對于有一定登臺經(jīng)驗的人和心理素質(zhì)較強的人有用,但對于大多數(shù)首次登臺的人,心理調(diào)節(jié)能力差的人,上臺受挫產(chǎn)生嚴重心理陰影的人來說,則基本用不上。他們需要的是一種看得見,摸得著,能模仿,能練習,循序漸進的內(nèi)病外治的具體方法。

 。2)中醫(yī)式練膽法

  再來看看中醫(yī)式練膽法。也就是把人體看成一個相互作用的整體,辯證治療,內(nèi)病外治,外病內(nèi)治。例如,中醫(yī)治痤瘡,不是單純給點外用藥,而是要從肝膽等內(nèi)臟器官進行治療調(diào)理。而治登臺無膽的病,我在教學實踐中用的就是內(nèi)病外治的方法,即通過外在體態(tài)語的訓練來解決無膽這個內(nèi)在心理上的問題。

  在教學當中,講到練膽這一課時,我都會先做一個實驗,讓學生親眼感受“內(nèi)無膽一定形于外”的關(guān)系。我站在講臺上,面對學生,低著頭,眼睛看著地面,面部沒有一點表情,身體歪歪扭扭,一直晃個不停,口中小聲說:“各位老師,各位同學:大家好!

  然后問學生我是有膽還是無膽?學生說無膽。問從哪里看出來?學生說,從低著頭,不敢看觀眾,身體歪歪扭扭等這些肢體語言上看出來的。這樣學生一下子就感受到了內(nèi)在無膽會從體態(tài)語上反映出來的規(guī)律。

  因為我在教學中發(fā)現(xiàn):上臺講話內(nèi)心無膽、自卑的人,一定會從他的身體語言中表現(xiàn)出來,觀眾可以看出來。這個“看”字很重要,我們沒有火眼金睛,看不到他的內(nèi)心,但是我們能看到他的臉、手、身的動作,這些外在的形體動作能準確地透露出他的內(nèi)心狀況。一個無膽的人,內(nèi)心緊張,害怕,心怦怦狂跳,那我們一定會從他的肢體語言上看出來:臉上肌肉繃緊,沒有一絲笑意,眼睛不敢看觀眾,手不知道放哪里,雙手和兩腿發(fā)抖。

  概括起來,無膽的人,在肢體語言方面常犯三種毛。盒Σ欢ā⒀鄄欢、身不定。我們的中醫(yī)式練膽法就是遵從中醫(yī)辨證治療的方法,從糾正外在的肢體語言毛病入手,來攻克內(nèi)心自卑、無膽的難關(guān),治療無膽的痼疾。

  下面我們來逐一分析三不定的毛病,然后再用三定法對癥治療。5.無膽講話者的外在表現(xiàn)“三不定”

  三不定包括:笑不定、眼不定、身不定。我們先說笑不定。

  笑不定,就是上臺不會笑,或者時笑時不笑。凡是上臺緊張害怕的人,一定不會笑,笑容絕不會自始至終掛在臉上。為什么?因為心里一緊張,反應(yīng)在生理上,全身肌肉都會緊張,臉上的肌肉自然也是繃緊的,就必然給觀眾一種面如秋霜的感覺。基督教有一條黃金法則:你想讓別人怎樣對你,你先怎樣對別人。你給觀眾冷漠的表情,觀眾下意識地就會給你一個壞臉色,你看了觀眾的臉色難看,就會更緊張,表情更加僵硬。

  有一次,我參加一個大企業(yè)每年一度的客戶答謝會,董事長上臺講話,(面無表情地)“各位來賓、各位客戶,我們今天召開答謝會,就是為了衷心地感謝大家對我們企業(yè)的大力支持!彼奈淖质菬崆檠笠绲,但他的面部表情自始至終是冷冰冰的,嘴角不往上翹,眼角看不到任何笑意,你從他的語言當中感覺不到一點兒感謝的意思。會場氣派很大,錢也花了不少,就因為講話不會笑,答謝會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。這就是“笑不定”。

  再說眼不定。內(nèi)心無膽量、緊張的人,他的眼睛一定不敢看人。不看人看哪呢?或者看天花板,或者看著地面,或者是看著手中的講稿,或者看一下觀眾,眼神馬上躲開了,就是不敢自始至終地看著觀眾說話。因為眼睛是心靈的窗戶,你心里害怕見觀眾,一定會在眼睛上反映出來;而一個內(nèi)心自信,充滿著講話愿望的人,他的眼睛一定是炯炯有神,迫不及待地用眼睛和觀眾交流。

  舉個例子,我參加過一個版權(quán)保護的高峰論壇,有三位主講嘉賓,其中有兩位都存在著眼不定的問題。一位是自始至終都看著自己的演講稿念,從不抬頭。讀到“尊敬的某某部長、尊敬的某某局長,非常感謝你們出席我們今天的會議”時,他的眼睛也沒有看一眼坐在臺下的部長和局長。給人的感覺是:目中無人。另一位,會用眼神與觀眾交流,但是他的眼睛只敢看中間的觀眾,而從不看左右兩邊的觀眾,沒有兼顧全場。給人的感覺是:目中有人,但只有少數(shù)人,沒有全場人。這兩種表現(xiàn),都給人不尊重領(lǐng)導(dǎo)和觀眾的感覺。究其原因,并非傲慢,只是因為緊張,沒有受過訓練,就給人很不好的印象。

  身不定,有兩種情況。一是做不到站如松。由于緊張害怕,根本顧不上自己的形體怎樣,手足無措,不知道怎樣站才好,耷拉著頭,含著胸。二是不等站穩(wěn)就說話。因為緊張,恨不得一口氣把話說完,所以,上臺不等站穩(wěn)就開口說話。話不等說完,就落荒而逃,根本顧不上鞠躬謝幕。而有膽量的人,一定是先站穩(wěn)了,等全場安靜之后才開腔講話;一定是講話結(jié)束之后,非常從容地走下臺。

  有一個專門做市場數(shù)據(jù)調(diào)查的公司的女老總,在一次調(diào)查數(shù)據(jù)發(fā)布會上發(fā)布調(diào)查數(shù)據(jù)。她非常重視此次講話,職業(yè)套裝很高檔、得體,大波浪發(fā)型看得出來是精心吹過的。然而當她站上講臺之后,就將胳膊肘往講臺上一放,整個人的重心就靠在了講臺上,就這樣一直把話講完,這就是“站不定”。本來往臺上一站應(yīng)該是像我們古人說的“站如松”:兩腿并攏,身體站直?墒怯捎谒o張,下意識地要找心理依靠,就這樣一直靠在講臺上講話了。

  我還在一個大型會議上看過一個企業(yè)領(lǐng)導(dǎo)的講話,在他的發(fā)言過程中,他始終將兩只手插在褲兜里,給人一種不屑一顧的神態(tài)。其實他平時一直對人很和善,何況臺下還坐著他的領(lǐng)導(dǎo)。這都是因為緊張,手不知往哪兒放才造成的。這也是一種“站不定”的表現(xiàn)。

  所以,針對“三不定”的毛病,要進行“三定”練膽量的訓練。這對演講者來說非常重要。因為你在臺上講話,聽眾不光是用耳朵聽你講話,很重要的是用眼睛看你講話,從你的一舉一動中接受信息,從中感受你的言語。所以我們一定要進行三定的訓練。

  內(nèi)病可以外治。外治的方法就是三定法。通過對講話無膽量者進行“笑定、眼定、站定”三方面體態(tài)語的訓練,就可以治療無膽量者的三不定,讓觀眾看到一個在臺上沉著自信的演講者。



【關(guān)閉窗口】


收費標準 | 廣告投放 | 關(guān)于我們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人才測評 | 法律聲明 | 隱私聲明 | 加入收藏 | 設(shè)為首頁

本站信息均由求職者、招聘者自由發(fā)布,本網(wǎng)站不承擔因為內(nèi)容的合法性及真實性所引起的一切爭議和法律責任。

★營業(yè)執(zhí)照:統(tǒng)一社會信用代碼91530402799883384T

★人力資源服務(wù)許可證:(云)人服證字[2019]第0402000213號

★電信增值業(yè)務(wù)許可證: 滇B2-20230186

Copyright © 2005-2021 yxzp.net All Right Reserved.
地址:紅塔區(qū)氣象路22號—滇中國際人力資源服務(wù)產(chǎn)業(yè)園服務(wù)大廳
人才招聘網(wǎng)電話:手機:13308890967 0877-8889990 網(wǎng)站在線客服QQ,點擊即可交談 人才招聘網(wǎng)QQ:2242706723 微信:yxzp01

本網(wǎng)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,未經(jīng)書面授權(quán)不得轉(zhuǎn)載。